Kubernetes集群调度之节点亲和性、Pod亲和性、污点与容忍
调度器
Scheduler 是 Kubernetes 的调度器,主要的任务是把定义的 pod 分配到集群的节点上。听起来非常简单,但有很多要考虑的问题:
- 公平:如何保证每个节点都能被分配资源
- 资源高效利用:集群所有资源最大化被使用
- 效率:调度的性能要好,能够尽快地对大批量的 pod 完成调度工作
- 灵活: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控制调度的逻辑k
Scheduler 是作为单独的程序运行的,启动之后会一直监听 API Server,获取PodSpec.NodeName为空的 pod,对每个 pod 都会创建一个 binding(必须遵守的),表明该 pod 应该放到哪个节点上
调度过程
调度分为几个步骤:
- 首先是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节点,这个过程称为predicate(预选);
- 然后对通过的节点按照优先级排序,这个是priority(优选);
- 最后从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节点。
Predicate(预选)有一系列的算法可以使用:
算法 | 说明 |
---|---|
PodFitsResources | 节点上剩余的资源是否大于 pod 请求的资源 |
PodFitsHost | 如果 pod 指定了 NodeName,检查节点名称是否和 NodeName 匹配 |
PodFitsHostPorts | 节点上已经使用的 port 是否和 pod 申请的 port 冲突 |
PodSelectorMatches | 过滤掉和 pod 指定的 label 不匹配的节点 |
NoDiskConflict | 已经 mount 的 volume 和 pod 指定的 volume 不冲突,除非它们都是只读 |
如果在 predicate 过程中没有合适的节点,pod 会一直在pending状态,不断重试调度,直到有节点满足条件。经过这个步骤,如果有多个节点满足条件,就继续 priorities 过程:按照优先级大小对节点排序
优先级由一系列键值对组成,键是该优先级项的名称,值是它的权重(该项的重要性)。这些优先级选项包括:
算法 | 说明 |
---|---|
LeastRequestedPriority | 通过计算 CPU 和 Memory 的使用率来决定权重,使用率越低权重越高。换句话说,这个优先级指标倾向于资源使用比例更低的节点 |
BalancedResourceAllocation | 节点上 CPU 和 Memory 使用率越接近,权重越高。这个应该和上面的一起使用,不应该单独使用 |
ImageLocalityPriority | 倾向于已经有要使用镜像的节点,镜像总大小值越大,权重越高 |
通过算法对所有的优先级项目和权重进行计算,得出最终的结果
节点亲和性
pod.spec.nodeAffinity
- 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(优先执行计划):软策略
- requi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(要求执行计划):硬策略
键值运算关系
运算符 | 说明 |
---|---|
In | label 的值在某个列表中 |
NotIn | label 的值不在某个列表中 |
Gt | label 的值大于某个值 |
Lt | label 的值小于某个值 |
Exists | 某个 label 存在 |
DoesNotExist | 某个 label 不存在 |
标签操作
1 | # 查看label |
硬策略:requi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
1 | #节点硬策略。排除node02,只能在node01上运行 |
软策略: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
如果有的话就在上面运行,没有的话就算了
1 | #软策略 |
软硬策略(先满足硬策略再满足软策略)
1 | #软硬合体 |
Pod亲和性(pod与pod之间的亲和性)
pod.spec.affinity.podAffinity/podAntiAffinity
- 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:软策略
- requi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:硬策略
1 | apiVersion: v1 |
1 | apiVersion: v1 |
Taint 和 Toleration
节点亲和性,是pod的一种属性(偏好或硬性要求),它使pod被吸引到一类特定的节点。Taint 则相反,它使节点能够排斥一类特定的 pod
Taint 和 toleration 相互配合,可以用来避免 pod 被分配到不合适的节点上。每个节点上都可以应用一个或多个taint ,这表示对于那些不能容忍这些 taint 的 pod,是不会被该节点接受的。如果将 toleration 应用于 pod上,则表示这些 pod 可以(但不要求)被调度到具有匹配 taint 的节点上
污点 (Taint)
1、污点 ( Taint ) 的组成
使用kubectl taint命令可以给某个 Node 节点设置污点,Node 被设置上污点之后就和 Pod 之间存在了一种相斥的关系,可以让 Node 拒绝 Pod 的调度执行,甚至将 Node 已经存在的 Pod 驱逐出去每个污点的组成如下:
key=value:effect
每个污点有一个 key 和 value 作为污点的标签,其中 value 可以为空,effect 描述污点的作用。当前 taint effect 支持如下三个选项:
污点类型 | 含义 |
---|---|
NoSchedule | 新的不能容忍的pod不能再调度过来,但是老的运行在node上不受影响 |
PreferNoSchedule | 同时会将Node上已经存在的Pod驱逐出去, pod会尝试将pod分配到该节点 |
NoExecute | 新的不能容忍的pod不能调度过来,老的pod也会被驱逐 |
2、污点的设置、查看和去除
1 | #查看节点污点 |
容忍(Tolerations)
设置了污点的 Node 将根据 taint 的 effect:NoSchedule、PreferNoSchedule、NoExecute 和 Pod 之间产生互斥的关系,Pod 将在一定程度上不会被调度到 Node 上。但我们可以在 Pod 上设置容忍 ( Toleration ) ,意思是设置了容忍的 Pod 将可以容忍污点的存在,可以被调度到存在污点的 Node 上
pod.spec.tolerations
1 | tolerations: # containers同级 |
其中 key, vaule, effect 要与 Node 上设置的 taint 保持一致
operator 的值为 Exists 将会忽略 value 值
1、当不指定 key 值时,表示容忍所有的污点 key
1 | tolerations: |
2、当不指定 effect 值时,表示容忍所有的污点作用
1 | tolerations: |
指定调度节点
亲和性和污点,容忍都比较含蓄。
指定调度节点是绝对指定目标,就要这个
Pod.spec.nodeName
将 Pod 直接调度到指定的 Node 节点上,会跳过 Scheduler 的调度策略,该匹配规则是强制匹配
1 | apiVersion: extensions/v1beta1 |
Pod.spec.nodeSelector
通过 kubernetes 的 label-selector 机制选择节点,由调度器调度策略匹配 label,而后调度 Pod 到目标节点,该匹配规则属于强制约束
1 | apiVersion: extensions/v1beta1 |